广州市新增了一处志愿服务学习场所,该场所便是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志愿服务场景教学中心,它目前已正式开始运营,并致力于为志愿者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教学中心开放
7月31日,广州志愿者学院举行了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志愿服务场景教学中心的隆重开业仪式。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的代表团成员出席了本次活动,现场气氛极为热烈。该教学中心由一号教学楼、志愿综合楼以及校园公共区域构成,预计将成为培养志愿服务人才的重要场所。
场馆内容展示
1号楼共分为四层,分别设有四大志愿服务主题和多个“志愿服务的中国”专题展览。在这里,观众能够直观地感知到中国志愿服务在新时代的实践成果。而其他楼栋则通过图文展览展示了广州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并配备了助残扶弱、禁毒宣教等专业的志愿服务体验馆,内容多样,让人目不暇接。
志愿者的感受
香港青年协会志愿者黄冠莉在“志愿服务的中国融媒体矩阵”电子屏幕前停留了很长时间。她对大湾区城市联动案例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并觉得这种情景化的教学方式既实用又高效。她认为这种方式有助于香港与内地志愿者在赛事中实现更佳的协作。此外,她还注意到了两地志愿服务之间的紧密联系。
工作开展模式
在项目初期设计环节,广州志愿者学院确立了“思政教育引领、实践教育培育、智库资源保障、数字化技能增强、交流合作互动、网络矩阵传播”的全方位协同工作模式。该学院致力于构建全国志愿服务领域的多个关键基地,全面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进步和成长。
未来发展方向
广州志愿者学院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甘荣通强调,教学中心在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的志愿服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计划将取得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该中心计划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战略为基础,向全国范围提供支持,并致力于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志愿服务青年人才培养及创新研究基地。
深远意义影响
该教学中心的启用产生了重要意义,它不仅为志愿者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还推动了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这一举措有利于增进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服务领域的交流与协作,培养出大量的优秀志愿服务人才,同时为各类竞赛及社会公益项目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
您觉得该教育机构在哪些方面有可能提升对志愿者的培养效果?我们衷心期待您宝贵的反馈、热情的点赞以及对本文的广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