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和尚凭小把戏出名,治好王安石孙子夜啼后竟被封官?

熙宁年间,和尚愿成以小伎俩在京城名声鹊起,继而又因治愈王安石孙子夜间啼哭的病症而得以随军,然而在关键时刻却暴露出种种不堪之态,事后更是恬不知耻地邀功请赏,这一连串事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荒诞与混乱?

和尚入京成名

北宋熙宁时期,越州(今浙江绍兴)出身的僧人愿成,抵达京城开封寻求发展。他擅长符箓咒语、障眼法等技艺,在京城逐渐小有名气,使得达官贵人也开始有所耳闻。凭借这些非正途的技艺,愿成在京城的社交圈中逐渐崭露头角,为日后的机遇奠定了基础。

治好夜啼获机

王安石的后代,王雱的孙子,不幸患上了夜间啼哭的病症。有人向王雱推荐了愿成,愿成到来后,采取了一些未知的方法,孩子的夜间啼哭症状竟然得到了缓解。尽管王雱性格节俭,但他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考虑为愿成谋取一个官职。恰巧当时,地方上报了少数民族首领对百姓的剥削以及内部的纷争,朝廷有意介入此事,这为愿成提供了一个随军出征的机会。

奉命随军出征

王雱观察到湖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对教义深信不疑,特别是对符箓咒的信仰,因此他指示章惇携带愿成一同前往。章惇遵循先礼后兵的策略,派遣张裕率领小队,愿成则以随军大法师的身份加入,一同前往招降占据山洞的酋长田元猛。他们抵达田元猛的据点后,展现出特派员的身份,通过一系列的威逼利诱手段,最终成功说服田元猛归顺。

兵败丑态尽显

小分队成员人数逐渐增多,在山洞中肆无忌惮,甚至对田元猛部下的女性进行了侵犯。田元猛忍无可忍,愤怒地进行了反抗,最终将小分队制服,并对其进行了斩首和剖腹的惩罚。愿成在恐惧中猛扇自己的耳光,极尽哀求,声称自己信奉佛教,而田元猛却因他信佛而放过了他。

回朝邀功请赏

愿成逃回后,他大模大样地向章惇汇报,声称田元猛起兵造反,而他自己凭借勇猛和智谋成功逃脱。章惇闻言勃然大怒,随即派遣军队进行剿灭,战斗中血流成河,最终成功生擒了田元猛。尽管愿成之前的行径卑劣,但他换马执斧,自称“察访大师”,紧随章惇之后。

恶行终难掩盖

在湖南局势稳定后进行功赏之际,田元猛揭露了事实真相,其种种不当行为得以公开。尽管如此,由于王雱的庇护,田元猛依然因“入洞招降、搜集情报”的行为获得了奖赏,并被授予紫衣法袍。此后,他竟厚颜无耻地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这一事件荒谬至极,引发了人们深度的思考。在当时官场与社会环境中,诸如愿成般通过欺诈手段、依附权势来谋取私利的行为,究竟普遍到何种程度?诚挚邀请大家参与评论,并点赞、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