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东卫生学校位于富春溪之侧,该校历史悠长,享有良好声誉。它不仅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在医学教育领域,该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将共同回顾其发展轨迹,并深入探究其独特的教育思想。
创办初期
1958年8月,福建省闽东卫生学校的起源可以回溯到福安专区卫生学校的创设。该校最初位于福安城关南湖米仓里,该地曾是福安专区中医进修班的举办地。到了1959年9月,学校在福安城关的程家边获得了17.8亩土地,紧接着便开始了校园建设的筹备工作。1960年8月,校园建设阶段暂时结束;进入同年9月,学校正式开始了向新校址的迁移;从那时起,学校承担起了培养卫生专业人才的使命。
停办与复办
1969年12月,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该学校被迫暂时停止了运营。在经历了四年的停办之后,到了1974年2月,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发布了相关指令,明确指出要恢复学校的办学工作。随后,学校进行了更名,改称为宁德地区卫生学校。到了1982年,福建省卫生厅正式对其进行了命名闽东地区,将其定为福建省宁德卫生学校。尽管历经诸多挑战,学校最终还是找回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搬迁更名
1986年,学校在省政府批准下,于福安坂中成功划得50亩土地。翌年,即1987年,新校舍建设正式启动。到了1992年9月闽东地区,学校顺利完成搬迁,并在新址开始了教学任务。随后,1993年11月,在福建省教委的批准中,学校正式更名为福建省闽东卫生学校,从此以全新的面貌不断发展。
人才培养
自学校创立至今,该校成就显著。已为社会输送了超过7000名中等卫生技术人才,以及340名大专卫生技术人才。这些毕业生遍布全国,多数人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担任关键角色,部分人已升至地市或县级行政领导岗位,对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设施建设
校园内设施齐全,包括教学楼、实验综合大楼等建筑。图书馆占地面积为2600平方米,藏书量达到11.3万册,并配备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和电子阅览室。学生宿舍安装了太阳能集热供水系统,每日可提供10吨热水,有效满足了学生的日常用水需求。
师资与专业
该校拥有教职工总数115名,其中91名担任专任教师职务,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到60%。目前,在校学生人数已超过3000人。学校提供包括医士、护士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教育,并定期组织各类培训活动。自1978年开设大专班以来,1999年学校进一步与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开设高职班,这一举措旨在持续满足社会对教育的不断增长需求。
该校表现卓越,关于其未来在医学教育领域有望实现的创新成就,您有何独到见解?敬请关注并期待您的点赞、转发及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