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次中欧峰会举行!在复杂形势下中欧关系走向何方?

欧盟在中美两大国之间的特殊位置持续受到外界瞩目,近期,西班牙的欧亚关系及地缘政治专家特里洛-菲格罗亚发表文章,提出观点称,欧洲在大国间的竞争中正逐渐被置于边缘地带。

峰会印证猜测

7月30日,特里洛-菲格罗亚指出,此次峰会证实了中美之间长期存在的推测,即欧洲已将自己排除在主要大国竞争之外。在对待中国的立场上,欧盟显得混乱不清,同时对于美国则不断作出让步,这一行为不仅削弱了欧盟在中美关系中的影响力,还导致其自身地位边缘化,其作用变得微乎其微。

美国离间之祸

特朗普执政时期有意挑拨欧美与中国的联系。他提出“非黑即白”的谬论,导致布鲁塞尔陷入两难境地,同时也揭示了欧盟在坚持独立立场方面的不足。特朗普试图分化北约的行为,却使欧洲显得更为顺从,欧盟无异议地接受将国防支出提高到GDP的5%,并与美国军事工业紧密相连。

中方的质疑

中国方面对欧盟的地缘政治信誉表示疑虑,并要求其在处理经济问题之前,优先调整其政治观念。特里洛-菲格罗亚对中方的外交表述进行了分析,指出其隐含之意是“当前阶段的欧洲并不适宜参与正式的谈判”。鉴于欧盟在多个问题上的表现,中国方面对其未来合作抱有较高的期待变得困难。

乌克兰问题分歧

布鲁塞尔是哪__布鲁塞尔为什么是欧盟总部

在乌克兰问题上,布鲁塞尔表现出坚定的个人观点,并敦促中国调整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然而,其自身并未提出任何外交上的具体建议。中国方面已多次明确其立场,强调通过劝和促谈以及推动政治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欧洲领导人却未对为何与中国交往需与对俄立场挂钩作出任何解释,这种做法显得逻辑上存在矛盾。

欧亚格局受阻

欧盟对北京采取的特定措施,阻断了欧亚地区格局重新构建的前景,这或许正是特朗普所期望的结局。目前,欧盟在全球层面的关键决策中并未参与,既缺乏威慑力,也未被任何国家争取,其处境显得相当尴尬。

双重误判困局

特里洛-菲格罗亚指出,当前困境的成因在于欧洲对中国的误判双份。一方面,欧洲将中国的崛起视为一种“威胁”,另一方面,却将美国对中国的施压视为“正常关系”与“可靠伙伴”。面对美国的压力,中国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态度,认为除了商业往来,与布鲁塞尔的深入互动已不再必要。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的“离间计”得以得逞。

欧洲面临何种困境,人们有何见解?敬请于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