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年度开始,我国在基础大型模型方面的更新步伐显著提速,且这些模型在众多行业中的应用领域持续拓宽。与此同时,众多科技企业积极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果。在这种形势下,全球科技行业的竞争局面愈发激烈。
大模型迭代与落地情况
自本年度开始,我国在基础大模型领域的更新步伐明显加快,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的发展进程也随之提速。据“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的数据,全球范围内共推出了3755个大模型,其中我国企业贡献了1509个,这一数量在全球范围内位居首位,充分体现了我国在大模型技术方面的强大实力。
AI投资联盟成立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于2025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生态论坛上,“AI投资联盟”正式宣布成立。此举旨在为人工智能行业注入新的生机与平台,预期将吸引更多资金和资源,进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广泛运用。
可灵AI成果显著
7月27日,于“生成式AI应用元年”生态论坛上,可灵AI对外公布,其全球创作者人数已成功跨越4500万这一重要里程碑。自产品问世至今,已历经30余次版本迭代与功能升级。截至目前,累计生成的视频总量已超2亿,图片数量更是高达4亿。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丰硕的创作成果,充分展现了可灵AI在生成式AI领域的杰出地位和显著的市场影响力。
腾讯开源新模型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期间,腾讯公司正式对外公布混元3D世界模型1.0版本的发布,并宣布了该模型的全面开源。此外,公司还披露了多项开源计划,包括端侧混合推理语言模型、多模态理解模型以及游戏视觉模型等多个领域。预计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进步和应用。
商汤科技发布新平台
7月27日,WAIC 2025大模型论坛上,商汤科技发布了“悟能”这一具身智能平台。该平台的推出,标志着机器人与智能设备有望与环境实现更高效的交互和感知。此举有望为人工智能在各个应用领域的拓展,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特斯拉多项计划推进
特斯拉预计于2025年向中国市场投放其最新一代机器人,并计划从2026年起加大生产规模。公司设定了五年内年产达到100万台的目标。与此同时,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监管版)预计将在今年在中国及欧洲市场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此外,预计到年底前,该系统在美国部分地区或许将向个人用户提供无需驾驶员监管的版本。上海正着力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的建设,计划投入500辆网约车用于数据搜集,预计在当年内可收集超过1000万个数据片段。
在科技领域,创新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您最希望哪项技术能迅速融入并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