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畲族聚居闽浙山区!宁德为何能成全国最大聚集地?

宁德畲族文化内涵深厚,内容广泛,包括民歌、舞蹈、传统技艺以及特色服饰等多个领域,每一项都独具魅力。国家级畲族民歌传承人雷美凤在央视春晚的表演,使得畲族文化声名远扬。当前,我们一同领略宁德畲族文化的辉煌与迷人之处。

畲族民歌传承

2022年,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来自蕉城区八都镇猴盾畲族村的国家级畲族民歌传承人雷美凤,以其对畲族“双音”民歌的精彩演绎,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自2020年3月份开始,被誉为“畲歌皇后”的雷美凤便在猴盾畲族村积极推广畲族“双音”民歌。截至2021年4月,蕉城区八都镇的猴盾畲族村,新一代畲族人民在生态竹林中持续吟唱畲族民歌,这一场景生动地展示了畲族民歌传承的勃勃生机。

畲族文化节风采

2012年3月,福建省在福安市举办了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在该活动中,畲族姑娘们通过歌舞展示了她们的才艺,并呈现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打枪担”舞蹈。2016年4月和2021年4月,福安市与宁德市再次携手,成功举办了“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现场气氛热烈,各具特色的畲族舞蹈纷纷登台,吸引了众多观众。

畲族舞蹈特色

宁德畲族的奶娘催罡巫舞在闽东地区的民间舞蹈中独树一帜。该舞蹈源自汉族的民间信仰,后为畲族文化所吸收。在畲族信仰体系中闽东畲族文化,奶娘陈靖姑成为舞蹈的中心角色,舞蹈因此得以传承和塑造,成为畲族信仰体系中的关键神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闽东畲族文化,2005年10月,福建省政府正式将其列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畲族传统武术

福安市康厝畲族乡的金斗洋村,畲族拳术的发展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至今,该地区已有7位省级和地市级传承人,传承队伍不断壮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省级传承人钟团玉在国内外武术竞赛中屡获殊荣,为畲族传统武术赢得了众多荣誉。

畲族特色技艺

2017年1月,畲族的斗笠制作和乌饭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了2022年5月,福安市坂中乡廉岭畲族村中,一位省级乌米饭传承人钟伏谢正致力于乌米饭的制作,并向公众展示了这一传统技艺的独特吸引力。与此同时,畲族村民的织布技术和糍粑制作等传统手艺也在持续得到传承。

畲族服饰魅力

2016年4月,福安市坂中畲族乡的畲族妇女、姑娘和儿童的服饰均呈现出独有的特色。至2018年6月,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的畲族妇女与儿童服饰亦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2019年2月,这些服饰再度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2021年4月,蕉城区八都镇猴盾畲族村的村民身着生态竹林的传统服饰集体展示;与此同时,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北山畲族村的畲族女性亦呈现了她们别具一格的服饰设计。这些服饰共同彰显了畲族服饰的独特韵味。

您是否对宁德畲族文化的某一特定领域特别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此外,也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并予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