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摄影比赛中,他竟用残幅相机获奖?背后故事太励志

合肥正举办一场摄影比赛,征稿活动正在进行中。我的朋友老周,他经营着一家摄影工作室,不久前为此事焦虑得头发都要白了。但最终,他凭借一组出色的作品赢得了市级入围奖。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述他的故事,希望对那些有意愿参赛的朋友们有所启发。

老周是地道的合肥人,他在瑶海区开设了一家小工作室,平日里靠拍摄孕妇照和全家福为生。当三月初合肥摄影大赛的消息传来,他的首要想法是“重在参与”,因为往届的获奖者大多是携带专业设备的摄影师。然而,当他看到一等奖奖品是一台全画幅相机,不禁摸了摸自己使用五年的残幅相机,最终还是决定默默报名参加。三月末的一个周末,他带着相机,在包公园静静地守候了三天,拍摄到的荷花照片,连连续续的,仿佛只是游客留下的纪念照,这让他十分气愤,以至于将内存卡中的照片全部删除。

合肥摄影大赛拍什么题材老周对这个问题投入了半个月的精力。他仔细分析了历年的获奖作品,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关于地标建筑,而其余的则是街头的人文摄影。在四月中旬的一个傍晚,他在罍街捕捉到了市井生活的气息,镜头中意外地出现了一群手持非遗剪纸的孩子。看着那鲜艳的剪纸在夕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他忽然想到了今年夏天热议的一个话题——这个。暑假沉浸式感受非遗的魅力合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当丰富,为何不从这个角度入手?然而,他很快便失去了信心:剪纸、葫芦烙画等题材,一旦拍摄出来,很容易变成非遗宣传册,缺少了摄影作品的灵魂。那天晚上合肥摄影大赛,他翻看手机相册里记录的上百场庆典活动照片,忽然留意到一个细节:每次非遗表演开始之前,老艺人都会轻轻对着工具吹一口气。

五月二号,三河古镇发生了转折。那天,细雨绵绵,八十四岁的庐州大鼓传承人刘玉祥戴着老花镜,正忙着绷鼓皮。老周蹲在不足半平方米的小角落里,注视着这位老手艺人的手指在湿润的鼓面上灵巧舞动。他忽然想起了三月在包公园拍摄荷花时错过的美景。于是,他屏住呼吸,按下快门。雨水打在镜头上,形成了一层天然的柔光。而此时,竹制鼓槌悬停在半空中,鼓面上的水珠正缓缓滴落。这张照片后来成为了他参赛作品中的关键之作。在完成拍摄并收起相机之际,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因为蹲得太久而双腿发麻,便一屁股坐在了青石板路上。这一举动逗笑了旁边正在制作米饺的阿姨,她笑着说他“拍得有点傻”。

合肥摄影大赛如何突出地域特色老周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总想拍摄宏大的全景画面。然而,在儿童节那天,他来到了非遗展示中心,突然从镜头背后传来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奶奶,这个龙看起来就像是用糖做的!”他转身一看,发现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踮起脚尖,好奇地触摸着玻璃柜里的淮军皮影。透过玻璃,老艺人备课的剪影与小孩好奇的侧脸交织在一起,老艺人来不及调整相机参数,便随手捕捉下了这一幕。这张原本打算废弃的照片,最终却成为了展览中最受好评的作品——尽管没有合肥的标志性建筑,却巧妙地展现了新旧合肥的融合。在分享到朋友圈时合肥摄影大赛,他这样写道:“最具地域特色的,便是那种在人间烟火中传承的文化。”

合肥摄影比赛经验分享_合肥摄影大赛_非遗摄影题材作品

七月的第一天,老周正忙着为顾客修照片。突然,手机上弹出了大赛公众号的消息推送,他手一抖,差点将鼠标扔到地上。当他看到自己凭借《守艺》这一组照片获得了二等奖时,他愣在了屏幕前,足足有三分钟。接着,他猛地从椅子上站起,不小心撞到了身后的反光板。虽然二等奖的奖金不足以购买一等奖的相机,但已经足够给他的工作室更换一套新的灯具了。那天去领奖,他特地穿上了平时只在新年时才肯穿的西裤,站在政务中心那面墙上,那里挂满了获奖者的作品。他看着照片中那位老艺人呼气的瞬间,感觉那股温度仿佛随着镜头传递到了他的心中。

老周现在还在拍摄孕期的全家福,不过他的工作室墙上新增了一块写着“非遗摄影专线”的木牌。每逢周末,总会有不少年轻人找他帮忙,组织拍摄非遗相关的内容。上周,就有位姑娘拿着他们拍的一组照片,去参加了学校举办的“这个暑假深度体验非遗魅力”主题展览。若你也想投身摄影竞赛,何不尝试将焦点聚焦于那些司空见惯的角落——在高手对决之际,最让人动容的往往并非壮丽画面,而是隐藏在光影中的轻轻叹息、晶莹汗珠,亦或是某个不经意的眼神交流。若你觉得这个故事对你有所启发,请记得点赞并收藏,或许在未来的合肥摄影大赛颁奖台上,站着的将是你。也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镜头下的家乡非遗是什么模样?

+

期待为摄影师们提供灵感,欢迎点赞和留言,关注我,获取合肥地区的摄影指南。

济南市章丘区妇幼保健院 玉田县妇幼保健院 渭南高级中学 华龙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