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感觉游览西安古城墙拍照,拍出的照片都差不多是城楼的样子?我的一位朋友老陈,花了三个月时间,将城墙拍成了“网红打卡圣地”。这或许能帮助摄影爱好者们避免掉90%的拍摄陷阱。
西安城墙晨拍几点去最好?
老陈,一位经验丰富的美术教师,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了数年,终于在上一年年底步入了退休的行列。退休之后,他忽然拥有了大量的闲暇时光,于是拿起相机,开始在城里四处游荡,尽情地体验着这份悠闲与自在。
今年三月之初,老陈无意间得知安定门附近新开了一家汉服租赁体验馆,这让他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打算借此机会蹭一波热度,拍一组风格独特的古风照片。于是,第二天一早六点钟,他就早早地赶到了那里。然而,实际情况却让他有些失望,由于逆光拍摄,照片中的人物都变成了大黑脸。现场人潮涌动,他竟然还与旅行团中的老人们争夺箭楼前的拍摄位置,期间,镜头盖险些被挤入垛口的缝隙中,真是接连不断出现各种状况。
他后来意识到,军队晨练完毕的7点15分到7点45分这段时间尤为宝贵。在3月18日那天,我跟随他一起在北门附近守候,恰巧捕捉到了巡逻士兵的身影在瓮城的箭孔间穿梭,城墙上的凹凸不平的马面反射着粉红的朝霞。这张照片后来被城墙景区管委会转发,仅点赞数就达到了2.1万个。
西安老城墙怎么拍有氛围感?
老陈起初热衷于捕捉西安市民在城墙上的跑步活动,镜头中充满了穿着运动装、脚踩球鞋的人们,他在朋友圈晒出的照片甚至被戏称为“体育画报曲江分社的特刊”。然而,清明时节前后,他的拍摄视角发生了转变,他选择在含光门遗址博物馆附近守候,用300mm的定焦镜头捕捉到了城墙剖面显露出的明代夯土层,瞬间让画面层次分明。
五月底景区夜间开放后,新安装的闸机发出的红光常破坏了夜色美感。老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历史画笔”将扫码者头顶的科技之光擦去,换上他自己拍摄的灯笼光晕素材。说实话,这种“这个暑假沉浸式感受非遗的魅力”的氛围西安古城墙 摄影,比起单纯拍摄城楼的挑檐部分,显得更为高级。
城墙自行车能拍出故事感吗?
上周日午时,气温异常炎热,达到了36摄氏度,大地仿佛被烈日烤得滚烫。老陈手握装有冰袋的相机包,身体紧贴在西南马道的斜坡上。那时,我们俩被晒得汗如雨下,汗水滴落在城砖上,竟似蒸腾起了一片白雾。我们便静静地躺在那里,只为了等待那辆“城墙冰棍”零售车从敌楼阴影中缓缓驶出的那一刻。
终于,电动车上的红旗随风飘扬,显得格外醒目。此时,守城将士的青铜刀马雕塑恰好投射出影子,落在车把上。那画面,宛如仅凭照片就能听到,冰棍的叫卖声与护城河的水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别具一格的夏日旋律。
老陈的相册里存储了467G的素材,里面按照垛口编号分门别类,文件夹的名字充满了年代气息,像是“12号马面的银杏纪年”和“玉祥门地砖裂纹图谱2027.06.15”这样的命名。他常常提起西安古城墙 摄影,拍照城墙需要“考古者的耐心去发现其中的生活气息”,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深奥,但你若看看他镜头下的画面,那些骑着共享单车在城墙边来来回回的老者,以及那些在红墙砖上刻下爱意的年轻学生,确实要比那些正规的导览图更加引人入胜。
对了,若是有朋友想了解瓮城最佳的拍摄视角,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想看”。待到来年城墙初雪之际,我会提供拍摄指南。大家别忘了点赞和关注,否则在浏览过程中,可能会错过老陈独家提供的拍摄点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