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闽东电机获国家金质奖!幕后功臣究竟是谁?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福建东部的电机企业“闽东电机”荣获了全国机械行业国有企业唯一的国家金质奖,被誉为“山沟沟里飞出的金凤凰”,受到了《人民日报》的高度赞誉。在这一成就的背后,有一位关键人物——林友志,其贡献不容忽视。

车间起步钻研技术

1967年,林友志刚从大学毕业,被分配至闽东电机厂。他在车间生产线从事基础装配工作。日间,他手持螺丝刀、铁锤等工具,刻苦学习电机的基础工艺。不久,他凭借钻研精神,成功研发出轴承油浴炉。这一发明有效降低了轴承的耗损,提升了电机装配的效率,为电机生产带来了技术革新。

主导研发打响品牌

1980至1983年间,林友志负责研发的YC大马力单相电动机以及企业金牌ST单相发电机系列,成为福安市民营企业初创阶段的核心产品,并在出口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在研发YC电机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122项设计程序在当时的条件下几乎无法实现。林友志前往上海搜集资料,设定了更高的目标,最终成功推出产品,从而提升了闽东电机的知名度。

临危受命改革工厂

1984年,林友志担任了闽东电机厂的厂长一职。彼时,该厂国有股份占据主导地位,体制内部缺乏活力。在此背景下,他推动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层层分权和实施超产奖励制度,以此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引入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得以融合国企的规范运作和民企的灵活高效,从而注入了新的活力。

帮扶兄弟起死回生

闽东电机_ 闽东电机发展历程 _

当时部分国有企业未能跟上市场变革步伐,面临停工和无法支付员工工资的困境。林友志遵照上级指示,负责指导福安拖拉机电机厂等三家关联企业进行改革。他通过激发员工积极性、引入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等措施,在短短三个月内使企业重获生机,并且成功转移了优质订单,帮助它们度过了难关。

坚守一线技术改造

自1990年起,林友志担任闽东电机集团的总工程师,在承担管理职责的同时闽东电机,他持续深入一线闽东电机,主要负责福安下属电机厂的技术革新与产品研发工作,对集团电机技术的提升及产品更新换代做出了显著贡献。

晚年依旧贡献力量

林友志,年近八旬,依然投身于闽东电机产业的进步之中;他担任多家企业的技术顾问,助力企业攻克技术及管理上的难关;目前,他正持续为该产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林友志与闽东电机的关系贯穿其一生,他的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在探讨林友志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时,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尤为突出:----